據報告稱全國有三分之一專(zhuan) 業(ye) 科研成果出自上海,並且科技成果影響力幅度較大,年均增長16.1%,特別是2016年增速高達34.0%,顯示了上海在全球科技創新版圖中的加速崛起趨勢。
2017年09月23日,《2017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指數報告》在浦江創新論壇正式發布。以2010年為(wei) 基期100分起計,2016年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指數達到了224.9分,同比增長22.7%,是曆年來高的上升幅度。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成效顯著,勢頭良好。
科技成果影響力幅度較大
《報告》著眼於(yu) 創新資源集聚力、科技成果影響力、創新環境吸引力、新興(xing) 產(chan) 業(ye) 引領力和創新輻射帶動力“五個(ge) 力”,選取了最能反映上海創新發展能力、地位與(yu) 影響的核心指標,構建全麵反映科創中心發展情況的指標體(ti) 係,包括5項一級指標,共計32項二級指標。
在反映上海科創中心發展的五個(ge) 一級指標中,近年來科技成果影響力的提升幅度較大,年均增長16.1%,特別是2016年增速高達34.0%,顯示了上海在全球科技創新版圖中的加速崛起趨勢。
新興(xing) 產(chan) 業(ye) 發展引領力和區域創新輻射帶動力提升速度亮眼,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5.6%和15.0%,體(ti) 現了上海近年來*加速向創新經濟轉型,在越來越廣闊的創新網絡中發揮引領、樞紐作用。
創新資源集聚力和創新創業(ye) 環境吸引力穩步提升,年均增長率分別為(wei) 13.0%和12.3%,這體(ti) 現了上海近年來城市創新生態的不斷完善優(you) 化。
科技創新成上海重要名片
麵向海外智庫專(zhuan) 家和跨國企業(ye) 專(zhuan) 家的調研結果顯示,大部分受調查者認為(wei) 上海當前屬於(yu) 全球創新活躍城市之列,已成為(wei) 全球創新網絡中的區域關(guan) 鍵節點; 當前上海各行業(ye) 、各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全球領跑、並跑、跟跑比例約為(wei) 1∶5∶3;上海科技創新資源的集聚、配置能力正從(cong) 亞(ya) 太級別向全球級別躍升。
過半數受調查者認為(wei) 未來10年上海將成為(wei) 全球最主要的創新城市之一;約四分之一受調查者更樂(le) 觀地認為(wei) 未來10年上海將成為(wei) 全球最受關(guan) 注的創新明星城市。大約四分之三受調查者認為(wei) :進一步加強產(chan) 學研結合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關(guan) 鍵突破口所在。
在關(guan) 於(yu) 上海城市特征印象關(guan) 鍵詞的調查中,國際化、金融和商務成為(wei) 全球受調查者選擇排名前三位的關(guan) 鍵詞,創新和科技分別排在第四和第五位,其後依次是貿易、包容、規範、交通樞紐、效率、職業(ye) 化和發展速度等。可見近年來上海的科技創新國際影響力有了顯著提升,科技創新已經與(yu) 金融、商貿等共同成為(wei) 上海的國際大都市重要名片。
畢馬威於(yu) 2016年9月至11月開展的全球技術產(chan) 業(ye) 創新調查中,來自15個(ge) 國家的841位全球技術產(chan) 業(ye) 領袖認為(wei) ,2020年上海最有可能成為(wei) 僅(jin) 次於(yu) 矽穀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,其理由包括金融、高科技、信息產(chan) 業(ye) 和城市生活魅力等。
科技成果顯示度加快提升
三個(ge) “三分之一”表明,上海科技成果顯示度顯著提高。
《報告》顯示,全國三分之一的專(zhuan) 業(ye) 科研成果由上海創造。2016年,上海科研人員共計在國際*學術期刊《科學》《自然》和《細胞》上發表論文39篇,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。
超過三分之一國家高水平科技獎項花落上海。2016年頒發的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,1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3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中,上海牽頭或參與(yu) 完成的有9項。
全年上海共有52項重大科技成果獲國家獎勵,比2015年增加了10項。
全國三分之一的一類新藥由上海研發創製。國家食藥監總局批準的一類新藥每3個(ge) 有1個(ge) 源自上海張江,張江新藥注冊(ce) 成功率是全國平均水平3倍以上。《自然評論》雜誌評出的2016年10個(ge) “中國出生”的全球明星藥物中,有6個(ge) 是出自上海或上海參與(yu) 的研發成果。
創新驅動發展成效加快顯現
“三大創新引領”表明,上海創新驅動發展成效加快顯現。
科技創新助推第二產(chan) 業(ye) 企穩回升。2016年上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(ye) 總產(chan) 值同比增長0.8%,扭轉了上年下降的態勢。2017年上半年,上海在工業(ye) 投資比上年同期下降3.9%的情況下,工業(ye) 總產(chan) 值增長8.2%,戰略性新興(xing) 產(chan) 業(ye) 製造業(ye) 總產(chan) 值同比增長6.8%,實現了2012年以來高增速,充分體(ti) 現了上海製造業(ye) 對投資拉動的依賴程度進一步下降,創新動力進一步凸顯。
集成電路設計業(ye) 成為(wei) 產(chan) 業(ye) 龍頭。2016年上海集成電路設計業(ye) 規模首次超過封裝測試業(ye) ,全年實現銷售365.24億(yi) 元,較2011年產(chan) 業(ye) 規模實現翻番;2016年銷售規模超億(yi) 元的設計企業(ye) 達到49家,比2011年數量翻番。上海自主研發的集成電路裝備戰略產(chan) 品首次進入市場,填補了我國產(chan) 業(ye) 鏈重要缺環。
信息、科技服務業(ye) 成為(wei) 第三產(chan) 業(ye) 領頭羊。2016年,上海信息傳(chuan) 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(ye) 全年增加值增長15.1%,比上年提高3.1個(ge) 百分點,*次超過金融業(ye) ,成為(wei) 上海第三產(chan) 業(ye) 中增速最快的行業(ye) 。與(yu)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密切相關(guan) 的科技推廣及相關(guan) 服務業(ye) 、科技信息服務業(ye) 增加值增長率都超過15%。
上海創新生態全方位提升
“三個(ge) 顯著”表明,上海創新生態全方位提升。
知識經濟特征顯著。2016年上海萬(wan) 人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達到76人年,約為(wei) 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;知識密集型產(chan) 業(ye) 從(cong) 業(ye) 人員占全市從(cong) 業(ye) 人員比重達到26.9%,全市每四個(ge) 就業(ye) 人口就有一人從(cong) 事知識密集型產(chan) 業(ye) 。2016年,上海每萬(wan) 人口發明技術擁有量35.2件,同比增長25%,排名全國第二位。PCT技術(《技術合作條約》國際技術)申請量1560件,同比增長47%,均創2010年以來高增幅。
創新創業(ye) 環境優(you) 勢顯著。上海研發費加計扣除稅收優(you) 惠力度連續多年居全國*,2016年全市享受扣除企業(ye) 8926家,同比增長31.38%;減免所得稅額117.42億(yi) 元,同比增長15.12%。2016中國創新創業(ye) 大賽上海賽區熱度居全國之首,參賽小微企業(ye) 和團隊6921家,數量同比增長130%,占全國總數的四分之一。
創新輻射帶動效應顯著。2016年,上海向國內(nei) 外輸出技術合同額占比達到69%,向外省市技術輸出成交金額同比增長89.6%,可見上海技術輸出與(yu) 服務全國能力顯著提升。
2016年,上海科技創新相關(guan) 領域實際對外投資共計85.7億(yi) 美元,同比增長57.4%,超過全年上海企業(ye) 對外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。
本文由恒溫恒濕試驗機廠家收集整理發布~!
Copyright © 2018 雷竞技入口官方网站.版權所有
服務熱線